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七零之从高考开始 > 第124章
  其实宋仁发不这么表现也没关系,林叙不是记仇的人,好日子他能过, 苦日子他也能过, 不过宋仁发这人原本就有些铺张, 他不是只苦自己的那类领导,该享的福他是一定会享的。
  林叙确实不收钱,可他设计的舰艇给荣光厂带来的订单却是一个天文数字。
  几十年后,国产的022型导弹艇一艘成本据说一个亿, 眼下的021型搭载导弹的数量远不及022型,但制造成本同样不可小觑。
  如果是以前,这样的好事绝对不会落到荣光厂头上,都是海军指定船厂, 或者由各船厂竞标生产, 然而,荣光厂有宋仁发这样爱折腾的厂长, 又有林叙这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帮忙,偏偏这个愣头青真有本事把新型导弹艇给设计出来。
  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荣光厂的好运。
  这不能怪其他船厂速度慢,而是荣光厂这一步迈得太超前了。
  当然,林叙的闲只是相对而言,舰艇的制造由荣光厂负责,林叙则负责解答专家们的疑问。
  对于导弹艇的涂装和外形的改动,林叙运用到了后世造舰船的一些技术,在船舶专家们看来,他的这些改动很值得参考,应该可以运用于海军的其他舰艇之上。
  除此之外,对于动力、热力各部分系统,专家们还有很多地方要和林叙讨论。
  林叙刚到荣光厂的时候,船坞上在造的船只很少,船厂的锅炉都没有开工,工人们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忙着,最近工人们却是三班倒,加紧赶工,奋力完成厂里接到的新订单。
  宋仁发最近挨的骂明显减少了,虽然荣光厂的危机并未完全解除,可眼下这笔订单却足够荣光厂喘息一段时间,也能让宋仁发多多思考荣光厂未来的出路。
  他很希望21r型导弹艇在服役中有出色的表现,他们厂完全有能力承接21r型导弹艇的生产,海军多下些订单完全没有问题。
  宋仁发为此询问过林叙的意见,林叙对这方面了解不够深,不过他觉得,靠一座工厂来制造一整艘船,这种情况更多存在于南江厂、大连厂这样的大型船厂。
  以荣光厂的体量和所处的地里位置,几乎没有发展为大型船舶工厂的可能。
  所以荣光厂完全可以承接一些内河船只的生产订单,在军工这方面,则专注于某一个品类的生产。
  船舶所涉的单一品类实在太多太多,有不少材料目前依然依赖进口,比如制作船体的合金、燃气轮机、换能器、电机设备021r型导弹艇能制作出来,还是因为荣光厂过往的储备比较丰富。
  8、90年代是国内船舶行业蓄能的时期,但从根本上来说,各大船厂都更接近于组装工厂,而非独立创新的工厂。
  即使在船舶设计上拥有了独立性,造船的工具和材料也大多依赖进口。
  林叙这种想法自然是太严苛了,放在几十年后,华国已经是全世界工业品类最丰富的国家了,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一时期代工的经历,平地建高楼哪有那么容易?
  在船舶领域,没有哪一个国家拥有全品类的器件和设施,就现在而言,荣光厂完全可以利用自身在造船方面的经验,去突破国内在某个品类的空白,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
  人人都知道,全国人民一人给自己一块钱,自己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
  在这个问题上,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全国人民心甘情愿掏钱。
  宋仁发叹了口气:这么想倒是没错,关键是,我们厂该怎么补技术短板?
  荣光厂这群技术员的水准,没有人比宋仁发更清楚了。
  林叙却道:宋厂长,靠我一个人,这个导弹艇是设计不出来的。
  林叙说的是实话,荣光厂的技术底子确实不深厚,但一些产品的突破也并不需要多么雄厚的技术基础。
  大船厂有大船厂的优势,小船厂也有小船厂的优势。
  就以荣光厂来说,转身是很容易的,宋仁发一句话,厂里工人们就敢大胆去干,在人员的使用上,小船厂也更加灵活。
  宋仁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虽然林叙没有指出具体的领域,他说的概念相当模糊,宋仁发还是隐约悟到了什么。
  林叙虽然没当过厂长,可导弹艇从设计到出厂的这段时间,宋仁发已经对他心服口服。
  林叙在荣光厂又待了几个月,在这期间,他倒是问过南江厂什么时候放他回去,厂里没给出具体日期,过了一段时间才回复林叙。
  林叙感觉自己好像成了南江厂的编外人员。
  荣光厂第一艘021r型导弹艇造得很慢,加设计加施工,每隔几天都有各种问题冒出来,需要林叙和生产科长鲁平一起处理,而订单的这几艘生产得却很迅速,几艘导弹艇同时开工,也差不多在同一进度内完成。
  这样的进度早就超过了海军订单里要求的进度,不过舰船才刚造完,海军那边居然催着来交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