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1627崛起南海 > 第2717章
  对于出身高官家庭的这些年轻人来说,他们从小就很清楚《海汉时报》的头版意味着什么。一般只有涉及重大时事和国策导向的文章,才会出现在那个有限的版面上,而他们的名字登上头版,这也就意味着个人仕途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使团出访朝日两国期间所达成的各种协议,为海汉所争取到的所有利益,都将记录在他们的履历中,成为日后升迁的政治资本。
  当然了,这些年轻人也很清楚这份成就并不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父辈的关照。以使团名义出访,本是石迪文为石成武和王安国量身打造的任务,不过陶弘方等人适逢其会,石迪文也乐得送个顺水人情给他们的父辈,让他们也参与到这项任务中。
  而使团的相关报道能出现在时报头版,应该也是胜利堡对此所作出的回应之一。毕竟海汉当下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已为数不少,每年以各种名义出使各国的使团没有十个也有八个,但事迹能上时报头版的着实不多。考虑到当下还尚未完成出使任务,很可能还会有后续的连续报道出现在时报上,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很值得期待的事情。
  朱子安对于伙伴们的心态倒是能够感同身受,他以大明藩王子弟的身份来到海汉发展,其实何尝不是另一种特殊形式的出使活动?只是他以个人名义来到海汉,他无法指望缩在京畿地区苟延残喘的大明政权能像海汉对待这些年轻官员一样,给身在国外的自己提供支持。
  但这一路行来的确收获颇多,他知道自己当初若是选择了在济南躺平做个地主,那绝对不会有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经历。今后不管是回到大明治下地区,还是留在海汉发展,这些经历都将成为宝贵的财富。
  由于路途遥远,送到佐世保基地的《海汉时报》也仅有寥寥几份,其中两份送到了使团这边,朱子安不得不先等其他人看过之后才有机会细读上面的内容。
  朱子安很清楚使团的荣誉并不属于自己,所以他草草看完有关使团的这篇报道之后,便很快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新闻上。他想看的倒未必是海汉国内的新闻,而是试图从中找到与大明,与德王府相关的信息。
  这一期的时报倒是没有让朱子安失望,他很快在头版上就找到了一篇与山东地区相关的报道——海汉北方大区长官陈一鑫近日亲临莱州府南部的胶州湾,出席当地港口的一期工程奠基仪式。
  据朱子安所知,当地在万历年间便由官方组织修建了港口,被称作青岛口,不过开发规模肯定没法跟海汉治下地区那些动辄几十上百个泊位的大港口相比。
  至于海汉为何会看上这个地方,熟悉山东地理的朱子安倒是大致能猜到几分。在当年济南城被清军攻克之后,整个山东就乱作了一锅粥,而当时海汉便以抵御清军、拯救难民的名义从登州出兵,迅速控制了自西向东进入胶东半岛的各条交通要道。
  而后海汉便以此为契机,逐步隔绝了大明对胶东半岛的管控,吞并了登莱两州的绝大部分地区。当时大明内忧外患不断,又遇上连年天灾,根本就无力阻止海汉的行动,更无余力将这些地区从海汉手中夺回,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胶东半岛如同辽东一样,被海汉逐步蚕食殆尽。
  不过控制了胶东半岛后的海汉仍然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海汉驻军和海运都集中在经营多年的登州府福山县,对于胶东半岛南部地区的控制主要还得通过陆路来实现,在南部地区启用新的港口,通过海运来实现兵力和物资的快速投送,便已成为了当务之急。而自然条件优越的青岛口,便毫不意外地被海汉征用了。
  此后的数年中,海汉北方大区的精力主要放在辽东方向,山东这边的局势相对还算太平,青岛口的港口设施也将就着能用。不过去年大明和满清都相继降了,陈一鑫便决意要对青岛口进行扩建改造,在增大海运规模的同时,这里也将成为海汉北方舰队的又一处驻防地。
  时报上很明确地表示,考虑到客观环境的变化,今后登州芝罘港的军事职能会逐步减少,北方舰队将对驻防部署进行调整,以旅顺港和新建的青岛港为主要驻防基地。
  作出这样的调整,对朱子安来说也不难理解,他去过芝罘港,那里的港口条件其实并不见得有多好,至少相较于后来他所到过的旅顺港、舟山港、佐世保港这些地方,各方面的条件都有明显差距。海汉当时会选择芝罘港落脚,更多是为了便于之后向辽东方向扩展地盘,同时控制渤海湾和黄海北部海域。
  而如今外部环境已经大变,海汉在北方腾出手之后,不需要再勉强使用条件不佳的芝罘港,也该换一处类似胶州湾这样的天然良港来驻扎海军舰队了。
  但这篇报道中并未有多少篇幅涉及德王府所在的济南地区,仅提到当地为了这个港口改扩建项目已征募了近万民工,其来源遍布整个山东地区,自然也包括了济南府在内。一期工程预计为期两年,完成之后当地不仅会驻扎海汉海军,还将成为山东地区运营规模最大的贸易港。至于后续的规划,报道中便未提及了。
  虽然这篇报道与德王府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能看到山东那边的消息,朱子安已经十分欣慰,要知道此时正是身处距离济南府两千余里的海外异国,能得到关于家乡的消息已是殊为不易了。
  而且朱子安认为这个消息背后至少说明了几件事,一是胶东半岛地区局势稳定,不会有战争之虞,否则海汉不会启动规模如此之大的长期工程。二是海汉应该相当看好山东的发展潜力,才会投入巨资修建港口,这对过去十几年里受尽各种天灾人祸蹂躏的山东民众来说,无异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